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为267万人兜牢脱贫保障网——广西全力做好最后冲刺阶段的兜底保障工作

2020-11-25 18:30     来源:中国社会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面对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脱贫攻坚艰巨任务,广西民政部门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着力围绕着兜准对象、兜牢底线、兜密网底、兜好服务狠下功夫,为全区267万余名农村低保对象兜牢脱贫保障网。

兜准对象——该纳入保障的一个不能少

加大考评力度,层层落实责任。为确保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一个不漏地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广西连续两年将低保覆盖率纳入各市、县党委和政府绩效考评范围。今年3月,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建立农村低保兜底脱贫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一把手承担领导协调第一责任,层层建立责任落实体系和各项制度。

建立信息共享,定期比对数据。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对因残、因病、因老、因灾以及年老体弱等7类重点人员以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进行全面排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挂牌督战攻坚,实施重点突破。自治区政府将无劳动能力家庭兜底保障情况、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的监测帮扶纳入督战范围,对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开展挂牌督战。自治区民政厅组成8个督导督战工作组,对7个重点县进行定点挂牌督导。截至今年9月,各相关部门共实地督导38次,走访61个乡镇118个村。

兜牢底线——充分释放保障政策的力量

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目前,全区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4480元提高到5297元;全区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从每人每年2520元提高到2820元。

用好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加大对丧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人员的救助力度,采取“按户施保”与“按人施保”相结合的方式,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经本人申请,可参照“单人户” 纳入低保。截至9月,全区有农村低保对象267万余人,其中,按“单人户”纳入低保的重病、重残、老年人约49万人,今年新增低保对象20.9万人。

落实低保渐退政策。对收入水平已超过扶贫标准但仍低于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宣布脱贫后可继续享受低保政策。对于通过发展产业、就业等方式实现家庭收入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保障对象,在12个月的过渡保障期内,可以继续享受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相关政策,增强其就业和发展产业的稳定性。

落实收入扣减政策。明确对发展种植、养殖等扶贫项目实现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申请农村低保时,核算其家庭收入可以扣减必要的生产成本和就业成本;对外出务工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申请农村低保时,核算其家庭收入可以扣减12个月的务工收入。

建立返贫预警机制。锁定疑似困难群众和高危返贫预警对象,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变“部门独奏”为“党政牵头”“综合帮扶”,对困难群众给予“一揽子”救助服务,加强救助政策之间的互通、互联、互补。       

高效开展临时救助。建立完善临时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及时将患新冠肺炎或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纳入临时救助范围。今年1月-9月,全区共实施临时救助15.11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67亿元。

发放价格临时补。在原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临时物价补贴的基础上,明确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纳入临时物价补贴范围,针对今年3月-6月的特殊情况,每月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1倍。1月-8月,全区共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物价补贴12.9亿元,救助2694.7万人次。

兜密网底——坚决堵住政策落实中的漏洞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攻坚,实质在于贯彻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国家各项兜底保障政策,关键在于堵住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各种漏洞,防止“跑冒滴漏”。漏洞堵住了,兜底保障网底才能密实无忧。为切实兜密网底,今年以来,广西民政部门组织在全区开展“四聚焦、四解决”专项行动。

聚焦脱贫攻坚,解决农村低保兜底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重点强化基层在救助程序上严格执行“五关两公示”,防范低保腐败和作风问题。

聚焦群众急需,解决临时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派出工作组引导基层干部简化救助程序,推行“不见面”审核审批,及时对因疫情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实施临时救助。

聚焦资金监管,解决资金使用不规范管理有漏洞问题。重点排查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在筹集、拨付、发放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防范资金安全隐患。

聚焦问题线索,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整改督办不力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实行对账销号,畅通求助和投诉举报渠道。

兜好服务——保证便捷高效的工作机制

优质保障效果,来源于优质保障服务。为推动兜底保障工作高质量完成,广西采取多种改革创新措施,着力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基层服务能力。

全面开展低保等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乡镇改革。将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批权限从县级民政部门下放前移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有效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全区111个县(市、区)均完成了审批权下放。

全面推行社会救助异地申请改革,明确困难群众既可向户籍所在地申请社会救助,也可向常住地申请,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申请救助难问题。

全面实施社会救助无纸化审批,推广应用社会救助网上自助申请平台,让困难群众不出村、不出户,通过手机“刷脸”就可申请救助。

推动有关部门联合建立社会救助容错纠错机制,对秉持公心、程序完整,但因人力不可为、部门数据共享不完善以及被救助对象故意隐瞒家庭人口、经济状况变化等客观原因出现的偏差失误,当年失误人数在县乡级救助对象总数2%的范围内,且能够追回错发资金的,不追究有关经办人员的责任,鼓励基层民政干部积极作为。

既然担负兜底的职责,就要扛起兜底的担当。自治区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最后冲刺阶段的兜底保障,筑牢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的坚固防线,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兜密网底——坚决堵住政策落实中的漏洞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脱贫攻坚,实质在于贯彻好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国家各项兜底保障政策,关键在于堵住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各种漏洞,防止“跑冒滴漏”。漏洞堵住了,兜底保障网底才能密实无忧。为切实兜密网底,今年以来,广西民政部门组织在全区开展“四聚焦、四解决”专项行动。

聚焦脱贫攻坚,解决农村低保兜底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重点强化基层在救助程序上严格执行“五关两公示”,防范低保腐败和作风问题。

聚焦群众急需,解决临时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派出工作组引导基层干部简化救助程序,推行“不见面”审核审批,及时对因疫情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实施临时救助。

聚焦资金监管,解决资金使用不规范管理有漏洞问题。重点排查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在筹集、拨付、发放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防范资金安全隐患。

聚焦问题线索,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整改督办不力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实行对账销号,畅通求助和投诉举报渠道。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