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山,位于广西桂林市漓江与桃花江(旧称阳江)汇流处,是桂林山水之魂,也是桂林山水城徽,因其山形酷似一只巨象伸长鼻临江饮水而得名为“象鼻山”。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形成一个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每当月明之夜,与江中的倒影,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的奇景。
象鼻山历史上也称作漓山、仪山、沉水山等。唐代莫休符所撰写《桂林风土记》中记载为“漓山”,又因为山在水中,所以也叫做沉水山。文学家元晦因为考虑漓山的“漓”与长安昭应县骊山的“骊”同音,而骊山有帝王行宫,为了避讳,就将“漓”改为“仪”,称仪山。明嘉靖年间《天下名山诸胜一览记》中记载:“象鼻山,訾家洲之西,突起水滨,形状类象,故名”。但尽管如此,原名漓山一直在使用。明代张鸣凤著《桂胜》记“阳江西来东入漓水,魁然起据南皋之端,是为漓山”。可见之前漓山、象鼻山这两个名称都在使用。后因山形与“象鼻山”名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象鼻山这个名称便逐渐流传下来。
唐宋以来象鼻山逐渐开发成游览胜地,吸引了大批文人到此。宋蓟北处士有诗《和水月洞韵》:“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象山水月”奇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粤西游记》中这样描述象鼻山:“……出其前,直盘至西北隅,是为象鼻岩,而水月洞现焉。盖一山而皆以形象异名也。飞崖自山顶飞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成门,阳江从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潆波,水月之称以此。而插江之涯,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象鼻之称又以此。”清楚地记载了象鼻、水月的形状与由来。明代诗人孔镛有诗《象鼻山》:“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细致刻画了象鼻山“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千古奇景。象鼻山作为桂林山水之魂,在桂林人民心中有着重要地位,因而衍生出了一系列象山地名群,如象山区、象山街道、象山南路、象山公园、象山广场、象山渔人码头、象山博望园等,这些与桂林人民息息相关的地物,人们给这些地物以“象山”之名,寄托桂林人民对象山的喜爱与祝福。
地处湘桂古道南端的象鼻山,古往今来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见证桂林文明开化的历程。唐元和年间,柳宗元在赴柳州刺史任上,过桂林时游訾家洲亭,眺望象鼻山,不由感慨桂林山水“甲于天下”。象鼻岩上石刻众多,一直蔓延到了水月洞的内壁上。关于水月洞,有过一场著名的笔墨官司,也是历史上有趣的地名命名和更名的争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主政静江府(现桂林),在此处流连忘返,认为洞口东向亦即朝阳,索性把这里的亭、洞、岩统统冠以朝阳,即朝阳亭、朝阳洞、朝阳岩,还把自己的《朝阳亭诗序》刻于水月洞的北壁。但是,范成大上任后却不认同这样的更名,他认为水月洞得名由来已久,洞名与山水景观十分贴切,且隐山已有朝阳洞,不应重名,为水月洞恢复旧称,于是写下《复水月洞铭》刻于洞之南碧,希望“百世之后尚无改也”。水月洞从命名,到更名,到复名,实际上它反映了古代人,面对山水认识的一个历程,象鼻山是有历史故事的山水,是有文化气质的山水。
象鼻山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