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村是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辖自然村。据相关史料和世人口口相传,广南村寨始建历史悠久,相传由吴、曹始先祖北宋天圣九年(1031)迁徙到此已有聚落,遂在此建寨,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后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从湖南省的靖州、通道县及贵州省的黎平县等地陆续迁入。“广南”之名的由来,向来说法颇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一个猎手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有一位猎手外出狩猎时发现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于是带族人到此建寨定居。因为这里是一片地势平坦的广阔土地,又处在他们原来居住地的南方,故取名为“广南”。
村中传统民居一般为五柱三间三层瓦盖木楼,前檐多为双层檐口,两头为双檐吊柱走廊与前廊相通,成为偏厦,楼底作畜禽舍(便于饲养管理)。风雨桥、鼓楼、凉亭是侗族建筑的“三宝”。鼓楼是侗寨特有标志,为四方层檐飞脚,瓦顶塔形亭阁,多建于寨子中央,楼前筑有青石板岩坪相配。广南现有鼓楼5座,其中广南鼓楼,为八角攒尖顶,有28柱,15层檐瓴,高28米,为广西区内第二高鼓楼。侗族房屋一般都是绕鼓楼修建,犹如蛛网,总体呈放射状。它是团结的象征,侗寨的标志,在侗民心目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其附近还配套侗戏楼、风雨楼、鼓楼坪,构成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俨然侗寨的心脏。
广南兴隆风雨桥,是县境内建筑最早的风雨桥。它集桥、亭、廊三者为一体,桥长40米、宽6米,共10间,建筑工程浩大,工艺复杂,式样独特壮观。其结构分桥墩、桥、桥亭三部分,桥身为四柱台楼式建筑,长廊一侧正中一间加配两个吊柱装作神台,神台上供奉关公等神像,后壁画有龙王、麒麟、云朵等,桥内梁、方、风檐板上雕绘花卉、鸟、兽等图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广南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绚烂多姿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精美绝伦的织绣工艺、精美的侗族服饰、别具特色的吊脚楼、鼓楼岩坪、石板路、风雨桥、石跳桥、文庙、三王庙等都是广南侗寨古老文明的组成部分。正月初六的广南鼓楼文化节远近驰名,侗族大歌、岩坪调、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享誉四方,其中尤以草龙、草狮为广南所独有,其表现内容丰富,民族特色浓厚,深受群众喜爱,多次获自治区、市、县调演比赛金奖。2011年,草龙、草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表演,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被授予“群众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国家民委已将广南村定为“民族文化工作联系点”。
2022年,广南村被列入广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名录。
广南风光 弹唱侗歌
鼓楼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