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将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记者从12月3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广西统筹做好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区已统筹做好新阶段调整防控措施的各项准备工作,高效应对感染高峰,采取有力措施科学稳步将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元旦和春节即将到来,人员集中返乡潮开始显现,将不可避免的对农村地区造成一定的冲击。目前我区重点聚焦重症病例和农村地区救治工作。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勇强说:“迅速落实三级医院分区包片制度。组织安排了全区38个三级医院分别对口负责70个县(市)的重症病例救治工作,实现县(市)重症病例救治指导帮扶全覆盖。着力强化全区基层重点人群管理,截至12月27日,对广西584.07万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调查,覆盖率98.8%,完成红、黄、绿三类分类人数578.78万人。重点排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别是有合并基础病患者,实行分区分级分类跟踪管理和保障服务。”
我区紧急组建应急支援医疗力量。按照片区和归属组建了6支医疗队,抽组医护人员2300人,并由16家区直综合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组建了10支重症救治团队,确保在自治区内设区市、县医疗力量出现较大缺口、医疗服务系统受到冲击时,能及时调集进行紧急增援。我区全面加大医疗救治资源的准备和投入,做好可转换重症监护病床的扩容工作。目前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开放重症床位5378张,全区从事重症工作的医生3701人,护士8870人。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勇强说:“扩充发热门诊资源,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和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到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应开尽开、应设尽设’,简化就医流程,提高诊疗服务效率。目前,我区共设有发热门诊(诊室)1842间,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449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1393间。”
同时我区做好重点救治药品物资的保供工作,成立了自治区治疗药品保供工作专班,统筹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物资保障工作。目前,全区退烧药等品类需求趋于平稳,其他如口罩、酒精等抗疫物资和药品相对供应充足。同时,要求各地按照辖区人口基数20%的比例储备抗病毒、退烧、止咳类药品,全区涵盖感冒、止咳、消炎类药品和N95口罩等医药生产企业生产稳定有序。桂林三金药业、中恒集团、广西维威制药有限公司等广西本土药企正加班加点生产群众所需药品并积极投放本土市场。我区研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新冠病毒感染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通过灵活改造、增加排产等方式,扩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我区通过工业振兴特派员掌上APP即时服务,24小时协调解决企业用工、原材料采购等困难问题。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马义生说:“为解决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购药需求,让药品快速、精准直达患者手上,自治区工信厅会同自治区商务厅联合京东于12月31日上线'广西防疫药品精准投放平台'。此平台面向广西消费者定向投放布洛芬、连花清瘟胶囊及中药饮片等医疗保障物资,且均以平价现货销售。广西区内用户通过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众号或者智桂通小程序进行登录,也可以登录京东APP,搜索'广西防疫',完成实名认证后,用户可以选择上传抗原阳性结果或核酸检测报告,审核通过后即可在线购买抗疫保供物资,即时配送,从而实现药品精准投放、精准供应。”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机构、福利院的疫情防控和老年人、孤残儿童的健康防护工作,各地养老机构、福利院实行就医用药优先保障。按照严于社会面的要求加强管理,一般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养老机构、福利院,确需进入的外来人员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现场开展抗原检测。
此外,我区通过实行乡镇(街道)责任包干,统筹调度下沉干部力量,加快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目前,全区80岁以上人群任务完成率为58.02%,60-79岁人群加强针任务完成率为87.32%。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