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从今年4月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沙坪镇那琅村50多岁的黄秀红有了一份新工作——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她每天的任务就是入户了解村里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的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关爱照护、卫生清洁、精神慰藉等服务。
在全县各村(居)设置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安排专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这是灵山县为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而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
作为“暖心民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灵山县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内容,按照“乡村振兴部门统筹,财政部门出钱,人社部门管理,民政部门指导,乡镇和村(居)使用”的模式,创新设置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公益性岗位。
灵山县民政局局长农朝东介绍,全县目前已配置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384名,覆盖所有行政村,有效改变了以往农村养老服务短缺、力量薄弱等状况。
专人专岗,就近开展养老服务
11月21日上午,黄秀红骑着电动自行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山村小路上,她的外套上印有“灵山县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字样。
不一会儿,黄秀红来到村民方倬兴家。看到黄秀红上门,正和老伴一起坐在门口吃饭的方倬兴高兴地说:“妹妹你过来啦,比昨天晚了点啊。”黄秀红一边回应,一边走到老人跟前,照顾肢体不太灵活的两位老人吃饭。
方倬兴今年89岁,他的老伴李远英87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日常生活面临不少困难。记者注意到,由于老人居住在山区,从村里的小路到家里,需要迈上几十级高台阶。因此,不大的房间,以及门前狭小的过道,成为他们活动的主要空间。
黄秀红的出现,给老两口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每次看到黄秀红,两位老人都会拉着她的手说些家常话。都在一个村里生活,黄秀红和两位老人很熟悉,老人也拿她当亲人,有什么事都愿意跟她说。
“平时,两人相互都不怎么说话,我来了之后,他们的话才多起来。”黄秀红告诉记者,“最近,李婆婆的身体不太好,我经常过来看看,给他们做做饭、收拾下房间。”
陪老人吃完饭,又把房间收拾好后,黄秀红骑车赶往下一家。她告诉记者,村里目前有10多位需要重点关爱的老人,一般每周要走访一遍,对需要特殊照顾的,一天要多次上门。
“农公公92岁了,他的老伴最近生活不能自理,他一个人扶不起婆婆。”黄秀红说,最近几天,她每天都要去农公公家里两次,经常是上午刚给婆婆清理好,下午入户时她又把衣服弄脏了。
记者了解到,灵山县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公益性岗位的设置基本是每村一人,由各村委会按照身体健康、有爱心、有责任心等标准确定人选,专人专岗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现在,我对村里老人的情况很熟悉,通过入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依此安排次日的工作。”黄秀红告诉记者,成为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后,自己每天早上7点出门,基本要到晚上6点才能完成当天的工作。虽然很忙碌很辛苦,但对于7岁就失去母亲的她来说,照顾村里的老人也弥补了自己不能尽孝的缺憾。
职责清晰,财政支付岗位补贴
57岁的韦积全是平南镇三里村的养老服务协管员。他觉得,能就近探视、及时发现老人的困难是自己工作的最大优势,“陈明娟和我家就几百米,我每天都要去她家看看、帮帮忙。”说话间,韦积全带记者来到陈明娟家。
陈明娟是位残疾人,和患有智力障碍的儿子一起生活。行动不便的她很少出门,性格也有些孤僻。担任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后,韦积全经常到陈明娟家中探视,陪她说说话,帮着打扫家里卫生,代买一些生活用品。
记者走进陈明娟的家,房间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利索。看到韦积全来了,陈明娟脸上露出笑容,招手让他坐下。“今天有点降温,我这腿感觉有些不舒服。”“你不能活动,在屋里坐着时,腿上要盖点东西。”两人随意地聊着。
“我们住得近,相互间很熟悉,服务起来也方便。”韦积全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有20多位特困、高龄、独居老人,他每天都要轮流入户探访。
90多岁的纪少贞是位独居老人,也是韦积全的重点照顾对象。“我和她儿子是同学,从小一块长大,照顾她就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韦积全说。
“村里的老人普遍缺少陪伴,生活比较孤单。”在三里村村干部韦积志看来,设置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后,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我们村的协管员以前当过网格员,对老人的情况很了解,能够通过持续的入户走访,将关爱和温暖送到老人身边。”
记者了解到,灵山县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每人每月有1200元的岗位补贴,由县财政直接支付,各村(居)委会每年与养老服务协管员签订工作合同,在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村(居)养老服务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协助采集老年人基础信息,了解服务需求;协助解决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定期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及时了解老年人在健康、经济、居家安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等。
“每月有固定的工资,为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明确的岗位职责有效解决了以往兼职开展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韦积志说。
合力探索,补齐养老服务短板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因境内的西灵山而得名。全县山区面积多,人口居住分散,且留守老人、独居老人数量较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
农朝东告诉记者,为及时发现、有效防范、稳妥化解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安全风险,保障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今年年初,灵山县民政局积极与县乡村振兴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对接,首次将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纳入乡村振兴建设公益性岗位,在每个村(居)设置了1名养老服务协管员。同时,出台多项规章制度,对农村养老服务协管员的招聘、管理、补贴等进行明确与规范,并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由各村(居)委会做好组织协调、信息公示、考勤记录等。
村(居)委会作为养老服务协管员的直接用人单位,如何具体指导他们开展工作?那琅村党支部书记黄廷创告诉记者,因为地处山区,再加上居住比较分散,村里要求养老服务协管员每月对村里的老年人遍访一次,并根据老人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村委会每天对养老服务协管员进行考勤,要求其在入户服务时进行拍照,让村委会及时掌握老年人的居家生活情况。
在农朝东看来,成立养老服务协管员队伍是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一次有益探索,将进一步让农村老年人有人关心、有人服务,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居家养老生活。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