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闫芬丽 李艺 文/图
编者按:生命的消逝,总是令人深感哀恸与惋惜。在有限的预算内,赋予丧礼以庄重的仪式感,使逝者得以安息,生者得以慰藉,乃是众多逝者家属的共同期盼。近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深入殡葬服务行业,探访一系列殡葬服务改革举措的实施进展,关注生命如何在尊严与敬意中安然离去。
3月18日,广西在南宁、柳州、梧州等10个设区市同步举行第十三届节地生态安葬活动,推进殡葬服务改革,让群众少花钱、不花钱就能办好“身后事”。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除了一年一度的节地生态葬,广西还清理了不合理、不必要的服务项目。若家属为逝者选择基础服务,约1000元就能妥善处理“身后事”。
约千元就能办理“身后事”
南宁市民覃女士的父亲在2023年过世。她回忆说,父亲过世后,她联系了南宁市殡仪馆办理父亲的“身后事”,包括遗体收殓、运输、冷藏以及购买骨灰盒、举行送别仪式、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在内,总共花了3000多元。覃女士说,如果不为逝者举行送别仪式等,费用还可以再低一些。
参加节地生态安葬活动的家属向逝者献花
2024年,广西民政部门在殡葬领域持续开展减项降费优服务和“伤心事暖心办”行动,切实降低殡葬服务费用。3月15日,记者在南宁市殡仪馆公告信息栏看到,目前对于便民治丧殡仪服务,有3种价格可选,其中包括基础服务和自选服务。当时覃女士为父亲办理“身后事”所选择的服务,相当于基础服务加自选服务,如今花1700元就能办理,与之前相比,能节省上千元。如果只需要基础的接运、收殓、火化等服务,费用更少,合计950元。
百色市殡仪管理所所长邓伟岸介绍,目前该所的遗体接运、收敛抬尸、遗体存放以及遗体火化和骨灰寄存等5项基础服务,针对困难群众,可以减免20%~30%不等的费用;对于遗体捐献者和器官捐献者,这5项基本费用全免。据初步统计,2024年,该所为群众减免了约8.9万元的治丧费用。
节地生态葬最高奖补800元
3月18日,市民刘女士与家人手捧鲜花来到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参加广西第十三届节地生态葬活动。当天,她已逝世公公、婆婆的骨灰,与花草同眠。刘女士说,这是他们第二次用这样的形式与已逝的老人告别。在公祭仪式上,有礼兵列队敬献花篮,有家属代表深情追忆往事、分享心路历程,还有礼仪人员诵读祭文、放飞平安鸽。刘女士说,这让她十分感动,觉得亲人是被重视的。此外,她们还收到了政府的奖补,倍感欣慰。
第十三届广西节地生态安葬活动于3月18日举行。图为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活动现场
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为更大力度倡导节地生态葬,广西出台了相关奖补政策。2019年起,广西对于骨灰立体安葬,在公墓内的骨灰楼(堂)、墙、亭、廊等安葬骨灰的(长期安葬达10年以上的),每个格位一次性给予逝者亲属奖励500元;对于选择骨灰自然安葬的家属,不仅一次性奖励800元,同时免费提供可降解骨灰容器,举行骨灰告别及安葬仪式;选择骨灰撒海,免除撒散费用外,每具骨灰一次性给予逝者亲属奖励800元。
广西已设立多种生态安葬方式
目前,广西已设立花坛葬、海葬、树葬、草坪葬、壁葬以及室内葬(骨灰堂安葬)等多种生态安葬方式,全区已组织节地生态安葬活动136场次,共生态安葬和撒放骨灰22687例。参与人数也从2013年的128例增加到2024年的3485例,广西海葬等生态安葬活动甚至还吸引了贵州等周边省份群众的踊跃参与。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