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方便,服务暖心。”3月19日上午,柳州市民覃先生来到柳州市殡仪馆为亲人办理火化及骨灰寄存手续,对馆里的“柳小明”,他竖起大拇指点赞,连称:“服务得好,让家属心里暖暖的。”
身穿红马甲的南秀荣(右二)向家属提供咨询服务 摄影 孙文昱
“只要穿上红马甲,我们人人都能是‘柳小明’。”柳州市殡葬管理处业务科副科长南秀荣介绍,“柳小明”是柳州市民政局积极打造的民政IP,通过将民政服务品牌形象融入工作场景、线上宣传及线下活动等,让“柳小明”在不同场景中讲好民政故事,传递民政声音。
近年来,“柳小明”作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柳州市殡葬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我们单位有四个‘柳小明’志愿服务岗位。”南秀荣说,殡葬管理处对志愿者的服务要求高,会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方面的培训。“我们要熟知殡葬流程、政策解读、沟通技巧,还要有一些心理学知识、情绪管理、文化习俗等知识。”通过这些培训,工作人员能够更好与家属“共情”,用贴心服务缓解家属的悲伤。
柳州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为家属办理手续 摄影 孙文昱
“柳小明”推行后,不仅在服务上要求更严格,在丧葬费用上也积极“瘦身”。柳州市殡葬管理处业务科科长廖国华介绍,殡葬管理处倡导厚养薄葬,传承文明美德,平价销售丧葬用品,200元以下丧葬用品占比达67%。2021年至今,柳州市共为符合政策的城乡低保、特困身份遗体,减免1100多人次,减免费用29.3万余元。
“我觉得现在的收费不贵,相关政策真的很好。”为亲人办理相关业务的覃先生说,他办完手续花了1000多元,“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这个费用完全能接受,我深切感受到这个政策为我们减轻了负担。”
在柳州市公墓管理处,“柳小明”们也在忙碌着。柳州市公墓管理处主任李世良介绍,管理处特别设置了“柳小明志愿服务点”,推出了“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墓园内接送老弱病残孕”“免费代客祭扫服务”“24小时存取骨灰”等13项便民服务措施。此外,该公墓内还设置了生态安葬区,包括塔葬区、花葬区、树葬区等。
李世良介绍,传统墓位占地大约1平方米,而生态葬占地面积小,且采用的是可降解骨灰坛,具有环保、节地的特点,老百姓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自2015年起,柳州市连续10年举办节地生态集体安葬活动,安葬骨灰1920具,并对参加集体花葬按政策给予奖励800元/具。同时积极推行塔葬、壁葬、树葬、墙葬等生态葬式,实行花葬、塔葬免费。
下一步,柳州市将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丰富节地生态安葬形式,不断提升殡葬服务质量,以满足柳州市民日益增长的绿色殡葬服务需求。(文 张上)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