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广场
本报讯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何明华 通讯员黄双)“我们家被列为监测户,民政部门又帮办理了低保救助,解决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啊。”近日,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示甫村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黄小立(化名)说。
当地政府对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时发现,黄小立身患重病后家庭生活困难,于是将其一家3口人识别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并同步纳入民政低保救助兜底保障范围。
据悉,今年以来,百色市将落实社会救助到位问题,作为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推进,有效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底线。
各相关部门适时开展大数据比对,乡镇(街道)驻村工作队会同村(居)委会干部、驻村第一书记走访排查核实,发现群众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特困救助范围,符合条件的给予临时救助。今年以来,累计新增低保对象3446人、特困供养人员874人。截至5月底,全市城乡低保对象32.78万人,城乡特困供养对象1.73万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400多人次。
兜准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该市积极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加大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兜底保障提质增效。目前,全市脱贫人口纳入救助兜底保障范围19.91万人,监测户纳入救助兜底保障范围5.5万人。探索将社会救助服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创新设立社会救助村级受理点模式,群众申请社会救助从“跑乡镇”到“村里办”,改进低保等社会救助“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畅通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和服务困难群众“最后100米”。目前,全市已在田林县等建立社会救助村级受理点169个。
按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今年以来,百色争取到上级补助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0亿多元,为严格落实按时足额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民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资金监管,前5月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5.18亿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