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陆川县地处广西东南端,与广东省廉江市、化州市接壤,接壤区域共有6个乡镇25个村。随着粤桂合作交流不断深化,三县(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着力“五个推动”,构建“五个共同体”,探索建设跨省(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作示范区,共同绘就“同饮一江水、同住一条街、同铸民族情、同建生态美、同圆小康梦、同融大湾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和美画卷。
一是推动机制建设,构建坚实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共同体。三县(市)党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县(市)、乡镇两级党政一把手担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建立跨界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签订《粤桂边陆化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合作框架协议》,建设了粤桂边陆化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中心、统战服务中心;成立3个县级跨省(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挥部,6个镇级联动共建工作站、25个村级联动共建小组,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立体覆盖”的跨省(区)交界地联动工作格局,有效地打破了跨省地域界限的行政壁垒。三地各级单位共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20多次,统筹解决30多个边界问题;三地政务服务实现18个部门155项跨省通办,涉及企业开办、医保、社保、公积金等民生领域,受益群众达38.5万人。
二是推动精神传承,构建厚实的中华文化共同体。三地注重在革命精神传承、共同团结奋斗的集体记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共同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讲述好上世纪50年代,粤桂两省(区)组织各族群众30多万人修建鹤地水库和雷州青年运河的事迹,并以九洲江、鹤地水库、雷州青年运河等蕴含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地标作为三地群众共同记忆符号;修建鹤地水库红色教育基地、雷州青年运河教育基地作为宣教阵地,挖掘邓小平题词的“雷州青年运河”巨型壁画,郭沫若题名“青年亭”的青年亭公园、陈毅手植树“元帅杉”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不断丰富粤桂边革命斗争的精神内涵。坚持把粤桂边革命先辈并肩作战的红色基因传承,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DNA和营养剂,发挥陆川县作为“打响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第一枪”的历史优势,利用廉化陆博边革命烈士陵园、桂东南陆川抗日自卫军司令部旧址、山底(廉江)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定期组织三地各级党组织、青少年开展粤桂“边界党课”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一起瞻仰纪念碑,听老党员讲述粤桂边陆化廉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翻新修葺三地50多处革命旧址和革命教育基地,拍摄《红旗漫卷陆川》《从山底出发》(廉江)等本土红色革命电影,把红色基因融入各族群众血液里,在群众灵魂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推动多元共治,构建互嵌式社会共同体。三地共同推动跨区域县、镇联动,健全完善三地各族群众在就业、就学、就医等均等化公共服务,在促进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健全双向互动协同机制。三地每年定期共同联合举办陆化廉劳务协作招聘会和客商推介会,组织实施“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和“点对点”返岗复工赴粤务工护送等就业专项活动,鼓励各族群众相互嵌入发展和就业创业,实现三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34亿元。打造了“一街跨两省”的“盘龙—石角粤桂风情街”及商贸圈,修建了“一村跨两省”的符竹山移民新村,搭建了“粤桂边三镇农产品大集市”销售平台。二是深化维稳联防机制。三地交界各镇定期组织开展治安整治行动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开展联合执法、联合管控,成立边界区域调解委员会,化解各种纠纷200多起,建立健全“联建、联防、联调、联管、联治”等“六联”机制,形成平安共创局面,陆川县连续17年被评为“广西平安县”。三是打造共同文化氛围。每年“二月二”、端午、春节等节假日,共同组织开展“龙抬头”“赛龙舟”“禾了节”等特色民族民俗节庆和各类体育赛事。2023年广西陆川县古城镇、广东廉江市石角镇共同重启“二月二,龙头抬,两广一家亲”活动,两地群众约6000多人共同开展了神龙巡游、舞狮、傩戏表演(跳元宵)和各类歌舞、杂技相声小品、百家宴等民俗特色的活动。
四是推动环境治理,构建区域生态共同体。发源于陆川的九洲江,流经广西汇入两广交界的鹤地水库,是雷州半岛700多万人民的饮用水源。在粤桂两省(区)联手治理水环境的背景下,陆川县与廉江市签订《关于建立九洲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司法协作的框架协作》,定期召开生态环保联席工作会议,联合开展环保整治行动。在广东省的大力支持下,陆川县共投入各级资金17.03亿元,整治九洲江流域污染源,推广生态种养模式,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九洲江水质持续改善,水质月达标率由58.3%上升到100%。九洲江流域被打造成为跨省环保合作小流域治理的典范、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生态文明的典范,两广各族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是推动产业发展,构建“两湾”产业经济共同体。三地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陆川县重点打造“1+3+1”(机械制造、陆川铁锅、陆川猪、香料+新材料产业),化州市重点打造“南粤古道·橘香万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廉江市重点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共同建设华南最大中药专属区和岭南香都,“陆橘红”“化橘红”“廉江红橙”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陆川县与化州市共种植橘红17.95万亩,年产量7.12万吨,产值57.29亿元。一批“粤”字号的园区和项目落户陆川,陆川猪、陆川铁锅、陆橘红等农副产品和轻工产品、玉柴重工挖掘机械等产业链向大湾区延伸,三地各族群众在改善民生福祉中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