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五中全会系列解读之二:处处有“人”,习近平谋划“十四五”的鲜明导向

2020-11-01 18:30     来源:新华网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新蓝图徐徐展开,壮阔“十四五”即将启航。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并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人民”,是会议公报频频提及的关键词,是“十四五”规划的主线,也是总书记谋划“十四五”的鲜明导向。

这条主线贯穿五中全会公报始终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读新华社播发的公报全文可以发现,“人民”是公报的一个核心表达,共出现23次。

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在总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时,“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是全会对中央政治局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果的有力肯定。在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时,全会高度肯定了“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新增就业超过六千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十三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十亿人”等系列成就。

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全会明确了“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目标。

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都是全会提出的重点目标。

…………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一以贯之并始终遵循和坚持的,就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

更多增进人民福祉的详细规划体现在会议公报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一点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贯穿在五中全会公报中。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人民至上”从未动摇

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始终不变的执政理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2020年5月22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这一阐述与五中全会公报频频强调人民的意涵一脉相承。

回首已取得的成就,人民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展望未来的规划,人民是最大的关注点。公报中,无论是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还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都围绕着“人民”二字。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就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坚持人民利益至上”。5年过去,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人民的中心地位从未动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无论何时都坚持的奋斗目标。

人民意愿、人民力量在总书记心中分量最重

在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十四五”规划编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更关乎国家的发展大计。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所有的“软实力”中,人是最大的“软实力”。全会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把“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重要指标,将充分发挥“人才强国”的力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习近平不可动摇的信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他始终践行的工作方法。

近几个月来,习近平总书记为了谋篇布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频繁到地方考察,多次主持召开重要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坚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就是他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坚信人民力量的生动体现。

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了问计于民、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的原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意愿、人民所思所盼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调研中、召开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充分听取来自基层、来自第一线、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

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补齐民生领域短板。

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两者互为依托,是实现“十四五”和远景目标的根本保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