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贯彻第十五次全区民政会议精神 > 发展成就

贺州:聚焦“三基”职能定位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5-02-14 16:17     来源:贺州市民政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年来,贺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笃定的改革创新精神,着力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民政力量。市民政局先后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广西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广西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社会工作等领域成效突出获民政部、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肯定;先后累计在全国、全区民政各类工作会议上作经验发言20余次。

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 基本民生保障基础明显改善

社会救助机制体制日益完善。部门间信息比对共享机制日趋完善,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和急难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管机制落地见效。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委托核对43.21万户、136.94万人(次);累计争取29.5亿元,兜住33.8万名低保、特困和临时遇困人员基本生活底线,6.3万名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员通过纳入兜底保障实现脱贫。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度提高保障标准,城镇低保标准由2019年的每人每月585元提高到目前的76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19年的每人每年3800元提高到目前的6000元;全部完成低保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审批时限由将近60天缩短到约30天。

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暖心维护。依法依规收回并启用市儿童福利院,完成了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市级辖区内18名孤残儿童全部入住福利院并接受专业的照护服务。2020年,全市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在自治区的标准上每个月再提高100元。2019年以来,发放7995.73万元保障全市1261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出台《贺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地实施。

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提升残疾人补贴水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由2019年的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目前的80元。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2.039亿元,保障18465名困难残疾人和24995名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强化流浪乞讨人员的源头治理、大力抓好寻亲和落户安置工作,为滞留满三个月以上受助人员办理落户手续。打造湘粤桂三省边界关爱流浪乞讨人员“暖心民政”工作的高点。2019年以来,共救助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1697人次,通过信息比对成功寻亲34人。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坚持在登记、年检年报、评估、抽查中同步推进党建工作,通过培训等形式提升社会组织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综合能力。全力推动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全市年检率逐年提升,目前已跃升到全区第4位。持续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问题进行清理规范和专项整治,核查非法社会组织7个,其中引导登记2个、摘牌4个、劝散1个。注销“僵尸型”社会组织738个,对5个社会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执法工作,有力地化解了社会风险。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消费扶贫1300多万元。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服务项目,据统计,全市共有1960家会员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项目数2258个,企业帮扶投入资金6.54亿元,受帮扶村数650个;共有481个行业协会商会及会员企业与281个脱贫村结对共建。

深化慈善事业助力民生保障事业。各类公益慈善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链接粤港澳大湾区慈善基金和医疗技术资源300多万元,累计为145名困境先心病患儿和脑瘫患儿开展义诊义检和康复救治。争取深圳市福顺公益基金会对昭平县部分困境儿童每月定额结对帮扶。引导市内8家慈善组织累计募集款物4779万元,用于助力乡村振兴、教育事业、扶孤济困等方面。2024年以来,全市累积募集款物1779万元,增幅创近年新高。全力推动贺州福利彩票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获评“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先进单位”。2019年以来,共募集了1.02亿福彩公益金,为贺州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贺州市连续4年链接大湾区资源开展先心病筛查救助公益项目。图为2024年实施先心病公益筛查活动

积极发挥区划地名工作服务发展大局的作用。编制《贺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建议报告(2023—2035年)》,完成平桂区与钟山县之间部分行政区划变更,积极推进八步区、钟山县行政区划设置。完成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八步区江南街道、城东街道办事处驻地迁移。与外省毗邻市联合开展平安省界共建活动15次,更换5颗省界界桩;与区内毗邻市完成毗邻县界联检,有效推动平安县界共建。推动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黄姚镇等5个县镇村获认定为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古镇、古村落)。完成《广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目标任务,通过数据库提升约2.1万条地名数据质量。以“乡村著名行动”为抓手,逐步推进50%的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道路命名,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2024年7月26日,贺州市民政局联合湖南省永州市民政局和广东省肇庆市、清远市民政局开展党建引领湘粤桂三省(区)边界市救助暨平安省界共建活动

深耕民政工作优势领域 基本社会服务品质更加出彩

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设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贺州市康养事业发展中心,支持社会资本尤其是大湾区养老企业参与贺州旅居康养服务,鼓励培训疗养机构、酒店民宿升级改造,增加旅居康养服务供给。2019年以来,培育“广西旅居养老示范基地”3个、“广西老年人宜居社区”2个、“广西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1个,“长三角旅居康养基地”1个。协调市政府批复同意在架空层建设养老设施增加面积不影响原批建内容,不增收土地价款,解除开发商后顾之忧,在全区率先解决已建成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难题。引入农业银行、养老服务组织等社会资源,打造集助浴、助餐、助洁、助医等“美团式”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康养服务。筹集资金1.45亿元推动贺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养老服务床位10814张,入住老人1716人,完成4100户家庭适老化改造。


贺州市引进广东餐饮企业经营长者幸福食堂,为城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图为老年人在长者幸福食堂就餐

敬老孝老氛围愈加浓厚。出台《贺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进一步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养老服务机制。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协调推动全市共30条公交线路向老年人提供免费乘车服务,2019年以来累计制发敬老卡10万张,发放高龄补贴资金2.6亿元,惠及80岁以上高龄老人6.61万人。

婚俗改革有序有力。在市县(区)两级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立惜缘婚姻家庭辅导室。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集体婚礼、瑶族特色颁证等活动6场次,活动倡导的“低彩礼”“零彩礼”等新婚礼俗广受社会赞誉。优化婚姻服务管理,推动实现“跨省通办”。2019年以来,累计办理结婚登记72669对。争取资金200万元在爱莲湖畔的文化中心建设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的贺州市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标杆式”“公园式”的为当事人提供婚俗礼仪文化和良好家风家教传承的婚俗改革场所。

殡葬惠民举措温暖人心。牢牢把握殡葬行业公益属性,推进和深化殡葬改革,强化殡葬服务保障,落实殡葬惠民政策,2019年以来,为丧户节省资金321.37万元。稳步推进殡葬领域乱收费、违规私建、贪污腐败等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市本级城市公益性殡葬综合体、富川县和钟山县公益性公墓项目建设。2019年以来,组织群众积极参与节地生态安葬活动,累计安葬逝者骨灰1504例,发放奖补金109.08万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