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有人敲响了柳州市民黄女士家的门,“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发现您之前医疗支出比较高,特地上门了解具体情况。”黄女士身患白血病,许久没有了收入,社区工作者的突然到访让她十分意外。社区工作人员是如何知道她的困难情况的呢?原来当地民政部门根据大数据预警,筛选出医疗支出过大重点家庭名单,并推送到基层部门,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名单上门核查,进行帮扶纾困。很快,在社区和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黄女士申请到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解了燃眉之急。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建成市级社会救助领域数据共享、比对、互认工作机制,形成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数据支持系统,成为广西社会救助领域首个通过大数据共享方式开展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身份识别的城市。
办事更方便简易
“太方便了!真没想到没开证明也能减免房租和复审公租房资格。”陈先生刚在融安县长安镇政务服务中心办完事,不由地感叹道。
陈先生是来办理保障性住房的房租减免和资格复审业务的,但到服务中心登记窗口,他发现忘记提前准备低保证明。如果再返回去开证明肯定要耽误时间,这会影响到保障性住房的资格审查进度。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大厅工作人员前来询问:“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得知真相后,这名工作人员告诉他,目前柳州市正在大力推行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无需开具低保身份证明,也可以正常办理住房救助业务。
2023年12月,柳州市民政局印发关于不再出具社会救助对象纸质身份证明的通知,明确办理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以及电费减免等事关困难群众的救助业务,不再需要救助对象开具身份证明,社会救助各职能部门间通过大数据实现救助对象的身份确认。这大大简化了困难群众办理社会救助流程,极大提高了社会救助的时效性。
“王同学,经数据比对,你为城市低保对象,可以享受学杂费减免,以及高中一等国家助学金,每年3000元。”在高中就读的小王同学在开学不久,班主任就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同时,班主任老师还告诉他,只要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等相关材料就可以在校申请,不需要专门请假回家开低保证明了。
柳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广西《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学生资助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学校对农村脱贫家庭、监测户对象以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在校学生,不再要求提供困难证明,也不需要进行班级评议环节,可直接进入校内公示程序,进而简化了学校认定流程,也方便了学生和家长。
服务更精准高效
“是的,现在我们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开展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的即时结算工作,更准确高效了!”柳州市医疗救助和医药招采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以前,为实现困难群众在定点医院就医享受“一站式”结算救助服务,柳州各县(区)通过传统制表的方式报送新增(减)医疗救助人员名单,然后导入医保系统,更新人员信息。但因数据交换存在时间差,无法确保困难群众就医就能办理即时结算,出现待遇享受延迟的情况。自从通过大数据池获取困难群众数据,困难群众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享受医疗救助待遇更及时了。
“社会救助+大数据”的模式,不仅可以让救助更加精准,减轻基层繁琐报送数据、群众重复开具证明的负担,还可以避免伪造过期身份证明骗取社会救助的情形。
今年1月,一居民拿着过期的低保边缘对象证明来到住建部门申请住房救助,工作人员通过业务系统没有查询到该居民的身份信息,后经民政部门反复核查发现,该证明系自行伪造,申请被驳回,有效维护了救助制度的公平公正。
柳州市通过对全市社会救助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自动比对、查询、核验,全面实现社会救助对象身份互认,使困难群众的救助更加精准、高效。
部门更协同配合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民政部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近年来,柳州市民政局致力于统筹社会救助数据资源,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与相关部门一道合力做好分层分类救助帮扶。
在“社会救助+大数据”的探索中,数据的采集与应用,需要各职能部门拓展社会救助领域的工作协同,并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打破各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壁垒。2022年,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这不但为加强部门联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且明确了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的原则和办法,为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
2023年4月,柳州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教育局、住建局、医保局等12个部门召开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达成部门间数据共享的共识,积极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
柳州市社会救助各职能部门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的信息统一汇集,市大数据局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加密、借助数据中台开展数据清洗加工,建立了市级社会救助领域大数据池,实现了困难群众电子身份证明的多部门互通互认。
在柳州市民政局局长王红看来,“社会救助+大数据”实现了一举多得,“让群众少跑腿,免去开证明的奔波;让基层减轻负担,卸下繁琐重复的包袱;让骗取救助无处遁形,彰显社会救助公平;主动实施精准救助,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社会救助更为精准、高效。”(中国民政杂志)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