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0年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2023年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9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更令人称羡的是,2023年9月,《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无疑这又为桂林养老服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此,桂林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必忠说:“我们要把养老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
中国民政:请您介绍一下桂林市养老的基本情况。
肖必忠: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桂林市常住人口493.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0.3万人,占20.3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3万人,占14.82%。全市有养老机构和设施1336个(其中,专业养老机构86家)、养老床位3.2万张。随着老年人口绝对数持续增长,我市面临着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五化”叠加以及“未富先老”的现实压力,而养老服务、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准备仍不充分,多数家庭和个人的支付水平仍然有限,迫切需要加快养老服务发展。
中国民政:如何破解这些养老服务堵点难点?
肖必忠:破解养老服务堵点难点,仅靠单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统筹推进,强化养老服务制度建设。首先,强化组织领导。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要素配置、资金投入、人才配备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研究制定《桂林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成立由市、县两级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连续5年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列入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城乡统筹、信息支撑的发展格局。其次,推进部门联动。建立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统筹解决资金保障不足、投资主体单一、项目进度较慢等问题。如,通过直接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150多万元,建设桂林市社区智慧助老服务中心。第三,加强政策供给。以养老服务为抓手,不断探索新经验新方法,将成熟的做法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政策规章、制度安排,先后出台《桂林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桂林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等文件,补足政策空白点,助力建设有桂林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民政:在政策支持下,开展了哪些工作?
肖必忠:我们从投入农村硬件设施建设、升级嵌入式养老、深化医养结合等入手,通过扩围增效,促进养老服务资源城乡均衡布局,补齐短板,夯实“硬支撑”。针对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少、养老设施不匹配等问题,桂林市连续4年每年投入约1.3亿元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全面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农村老年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确保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100%集中供养。全市134个乡镇已有62个乡镇建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46.26%。为了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出台《桂林市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实施办法》,通过新建小区配建、租赁闲置房屋、福彩公益金购置等方式,全力保障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建成美好家园、宝石花等10个社区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创新推出“机构+社区居家+基础医疗”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了深化医养结合,我们支持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取得医疗、医保资质,建立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大力发展老年人亟需的护理型养老床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
中国民政:夯实养老服务“硬支撑”之后,势必要提升养老服务“软实力”,这方面你们是如何做的?
肖必忠:的确如此。我们始终坚持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以高标准和严要求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水平。一是强化人才队伍培训。在密切联动桂林医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的同时,每年安排福彩公益金30万元,举办居家社区养老培训班,已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2万人次。二是拓展数字科技应用。集中建设桂林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高效运用红外感应器、电力脉象仪等,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24小时“一键式”贴心服务,精准破解经济困难、独居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医疗护理、紧急救助、精神慰藉等实际问题。三是示范引领。坚持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建公助等方式相结合,成功引进孝慈轩等知名养老服务企业,全程提供规划立项、用地用房、水电、租金减免、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高标准建成6个自治区级老年人宜居社区、17个县级以上示范性养老设施、10个示范性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90%以上的养老机构兼具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功能,成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真正把高标准的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
中国民政:一提到桂林,都会想到一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2023年广西启动“壮美广西·长寿福地”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就桂林而言,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在推进康养产业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探索?
肖必忠:立足世界级旅游城市定位,我们不断探索桂林旅居养老服务新模式,打造了一批亮点工作、品牌项目。一是增强承载能力。桂林市现有5家旅居养老示范基地。其中,桂林夕阳红养老中心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积极拓展特色项目,创新“医是保障、养是核心、游是特色”养老模式,每年接待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老年人超过2万人次,床位使用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桂林市阳朔颐养庄园养生养老中心是集康养旅居、疗休养、医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截至2023年底,接待旅居老年人1196人次,营业额168.04万元。到2025年,我们将培育旅居养老示范基地12个。二是壮大产业联盟。深度对接广东省肇庆市、广西贺州市,形成“粤桂画廊”康养产业联盟,主动加入黑龙江天鹅颐养经济走廊合作机制。2023年5月,在阳朔颐养庄园举办了广西广东旅居康养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启动暨六省(广东、江西、黑龙江、辽宁、云南、陕西)旅居康养(养老)首发团欢迎仪式。广东省旅居养老团队于2023年起长期落户桂林阳朔,定点入住阳朔颐养庄园养生养老中心,这标志着桂林旅居养老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三是打造养老“金字招牌”。充分发挥桂林山水优势,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大力发展旅居养老和银发经济。我们在广西康养产业合作洽谈会和2023中国―东盟大健康产业峰会暨大健康产业博览会上,共签约雁山区草坪特色文旅康养小镇等8个项目,总投资额95.3亿元。
中国民政:您认为目前养老服务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弱项?谈谈下一步桂林的打算。
肖必忠:比如,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床位供给存在“一紧一松”:“紧”的是高标准等级养老机构床位供不应求、一床难求,与满足老年人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还存在差距;“松”的是低标准等级养老机构常年床位空置率达60%,少人问津。再如,各养老服务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用人短缺问题。养老护理员劳动强度大,薪资报酬低、职业荣誉感低、社会认可度低,护理员短缺制约了养老护理标准和等级的提升。
养老服务发展,谋篇布局的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养老人才短缺等问题。一方面,不断健全桂林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稳步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因地制宜创建一批养老服务行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有效解决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让全市老年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切实解决机构养老护理员面临的薪资报酬较低等问题,提高老年人能力评估员持证率,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